close

從年初到現在,心情就像在洗三溫暖,身體與心理的病同時發作,整個人精神狀態恍恍惚惚,我都不曉得我怎麼撐過來的。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洗禮,我不知道我改變了,卻是跟父母的互動中,來了解這一段時間自己的變化。

我有太多的舒適圈與太多的「這又沒什麼」的心態,這對要學習的人來說是糟糕的。我對於學習做料理這件事情是非常排斥的,尤其我什麼都不會,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,我記得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,就是學怎麼處理食材,我才學不到十分鐘,是要怎麼跟會的人比,說:「你走開,某某人去做」,我心裡打擊很大,我就不想去了,後來去請假都請不過,就生悶氣。然後注意到比我還小的年輕人,他們也都不會,為什麼他們都學會,還可以煮出料理?我突然間很羨慕她們,她們都學到東西,為什麼我沒有?浪費自己的時間在這裡,到底在幹嘛!

我問    說:「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?」

告訴我,去注意每道菜每個人的動線,我會知道該怎麼做。把心態調整,告訴自己:來這邊沒學到東西,在浪費時間還不如趁早離開,給自己一個機會,如果不行就放棄吧!

這個時候,碰巧協助負責人的人在忙,我被指定當她的代理人,這個位置的工作,剛好不用做料理,只需要看與協助,這個位置不好做,才代理了兩個禮拜,自己反而長大很多,感謝  主公安排了這兩個禮拜的功課。雖然痛,但是值得,就像武俠小說的主角,歷經千辛萬苦的學習過程,才能成就一位武俠高手。

回歸了學徒,因我看了每道菜的流程,雖然沒有百分百的印象,但我好像真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事情,我覺得我每天都可以找到該做什麼事情,我先從學洗碗開始,要洗得乾淨與快速,甚至還要準備煮每道菜,每個人需要用什麼器具,邊協助邊洗邊準備,剛開始我是造成他們的困擾,洗好的碗跟準備的東西都錯,無力感很重,這導致自己的動作變慢,變得想偷懶。一段時間熟悉後,反而可以快速做好與配合,這讓我自己很訝異!

每一樣食材的準備都有它的用意存在,從我轉變心態到現在,我真的學到東西了,例如:鹹蛋,處理的時候是不能用水洗太久的,因為會把鹹蛋的味道洗掉,煮出來就會沒香氣;蔥的清洗也要注意,洗掉沙子就行,不能把蔥外圍有一層摸起來滑滑的東西洗掉,不然有加蔥煮的食材也會沒香氣;食材要切丁、切塊或切段煮出來,有其用意,想學會一道料理,真的很麻煩!

我去上過一堂課,我記得那個老師說過的一句話,她說想要成功最「偷吃步」的方法就是學成功的人做事情的方法。我把這句話用來學習料理,結果很實用。雖然學到的都跟煮菜扯不上邊,但我都數得出來我學到什麼。但我想這就比一開始什麼都不會來得好。

台中市東區 王小姐 心得0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創世紀通靈問事 的頭像
    創世紀通靈問事

    創世紀通靈問事

    創世紀通靈問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