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的自己常安於現狀,每次功課來時,只想逃避、不想面對,想得過且過,但問題依舊在眼前,自己還是不得不想盡辦法解決,現在的我雖然還是會有逃避的念頭,那只是短暫的想法,卻能實際的面對問題。 常說:有能力的人就是專門在解決問題,要成為有能力的人就是要把解決問題當成一種習慣。習慣的養成就是要在日常生活當中。神明安排的功課就是讓自己提升處理事情能力。
這陣子公司氣氛非常低迷,以業績掛帥的業務單位幾乎沒人約到客戶,老闆下了最後通牒,月底前沒約到2家客戶準備走人。約訪遇到了瓶頸,這次問題真的大了。老闆希望大家都能做出成績,也提供了很多方法,他拿其他業務單位約訪客戶SOP的稿子來,讓我們參考及一些跟客戶互動對話的錄音檔傳給每位同仁,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有成績。自己也花了一些時間去了解資料的內容,就在最近真的讓我約到了客戶。
這次遇到約訪的問題,仔細想來,在碰到問題時,要先停、看、聽,這是我現在的想法,「停」:停下來想想問題點出在哪裡?「看」:看看別人是如何跟客戶互動?「聽」:聽聽別人是怎麼跟客戶溝通,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態先歸零、重新學習,將自己所聽所看所學重新再整合起來,那就是屬於自己的東西。最近值得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是打電話去客戶家,學生及學生家長都以為我是老師,這也代表著自己的聲音語調有修正。這印證了一句話——沒有壓力,哪來的進步。
常說:要多聽多看多學,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,最近看了很多成功者的故事,每位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著令讓人感動的故事,他們的特質都擁有堅持及積極的態度,哪怕是遇到困境及挫折,遭到親朋好友的反對,還是堅持著自己的夢想,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,最後都能苦盡甘來。雖然不知道自己能從中學習及吸收多少?還是提醒自己要學習成功者的態度。學習成功者的方法也能幫助自己成功。
自私性有時會蒙蔽了雙眼而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,在意性會伴隨著自己的情緒產生,讓自己在做決定時猶豫了。想法與做法往往無法一致,想的永遠是美好,等到要做時,遇到挫折,就有一堆藉口跟理由,而不去實踐它。明知道自私性跟在意性是自己的弱點,這兩項弱點,自己了解要改變現況,除非能完全將自己交給 主公,遇到事情就是聽話照做,沒有任何藉口及理由,才能完全改變舊有的自己,重新造就新的自己。而沒能將自己完全交給 主公,就是 常說的:自己還不懂得「感恩」,想想也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