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長在五十年代,生活在小康家庭中的我,雖然生活環境不是很優渥,但從小得到父母親最多的寵愛,父母親常常叮嚀兄姐,凡事都必須多讓著我一點,因為我年紀最小,比較不懂事,父母又需要長時工作,無法在旁教導我,作為兄姐,得要多體諒、多照顧、多禮讓我一下,因而在此情形下,使得我在家中任性胡為,只要兄姐不順我意,我就裝無辜、裝可憐,一把鼻涕、一把眼淚,向父母哭訴,害得兄姐受罰。哈!哈!因為我是家中老么的小霸王,因而在此得天獨厚的環境下,造就了我許許多多的不良缺點,例如好吃懶做、惰性高、不切實際、不夠堅強、抗壓力差、自以為是、又愛面子等等許許多多的缺點,不勝枚舉,有如滔滔江河,難以算計。
慶幸自己能很幸運的、有機緣能夠參加神明願意幫忙的活動,接受了神明安排的訓練功課,才能從中反省自己,慢慢了解到自己有如此多的缺點與不足,能有如此好的機會學習與改進,改掉缺點、增強弱點,來彌補自己的缺失與不足。例如因自己小家子氣、愛面子,又自以為是,認為自己很厲害,對於那些自己看不起的人常常嗤之以鼻、不屑一顧。只要做事不順我意,就會與其唱反調、故意找碴,在一旁冷眼旁觀,等著看其笑話。
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、是正確的,無法接受他人的想法、看法與做法,雖然嘴裡不說,但是自己心裡會非常不爽,執著自己的想法,縱然是自己所犯的過錯與偏失,往往愛面子,又不承認自己的不是,只想著別人的錯,沒有反省自己,應該要如何改變小氣、沒有肚量,又不可理喻的個性,卻對於別人所做錯的事,耿耿於懷,而對自己所犯的錯誤,卻無動於衷,更有時為了逞一時的口舌之快,不顧後果,寧願鬧得兩敗俱傷才甘願,還在那邊怨天尤人,自怨自艾的把過錯推託在別人身上。
把平時所告誡我們的話拋諸腦後,自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這樣要如何解決問題,只會讓問題更加難以處理。
也一再提醒我:對重要的人不能生氣,而不重要的人不值得我們生氣,為何要如此跟自己過不去呢?面子有那麼重要嗎?非要等到吃虧了,受傷了才知道覺醒。
也要直到那時,才發現事情會演變到如此結果,其實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,自私、怕吃虧的心態,只會使得自己更加難堪,更沒有面子可言,更暴露了自己小器量、懦弱又無能的缺點而已,只徒增遺憾與傷痛,更增加彼此的嫌隙而已,無法解決任何問題,固執己見,也只會使得問題更加難以溝通與排解,也認知到既然自己的想法做法不一定是對的,為何要跟自己過不去?不如學聰明一點,先拋開自己想法與做法,去接受不同的意見與做法,又可少承擔一些責任。
從中觀看學習,對錯都可以以此做為參考、借鏡,何樂而不為之?雖然剛開始有點不願與不適,心中難免有所不悅,但時間久了,覺得其實也還好,也沒什麼大不了的,也體認到其實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一念之間所產生,你可以放過別人,又可放過自己一下,也不時提醒自己不要太過於計較,很多事情沒有所謂的對與錯,多善待自己,又可善待別人,也期待自己能有所成長。
回想起所說的一句話:神明所安排的功課,都是針對我們個人所欠缺、所不足的地方去做安排,祂們不會去做無聊、沒意義的事情。神明確實如此,只能怪自己太自私、太懦弱、不敢真實的面對自己,白白的浪費許多時間,而無所長進。期勉自己不要一遇到挫折,就開始打退堂鼓、藉口一堆,能認真的接受神明所安排的功課。